1994年4月20日,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第77个成员。当时的马云还在西湖当导游做翻译,刘强东腰间别着大哥大。刘强东还在上大三,这部大哥大是靠给别人写编程赚来的。刚刚学会编程的刘强东给宿迁老家的政府部门编了一套电力管理系统,给沈阳的快餐店编了一套餐饮管理系统,赚了不少外快。

1994年马云刚刚达到30岁而立之年,创立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作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语老师,马云拿了“杭州十佳教师”称号,在西湖边上成立了英语角,在杭州翻译界小有名气,最终还是辞职创业。

同一年,丁磊刚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一年,还在宁波电信局的办公室里写小软件。让他开心的事情是跟他室友在一起,一天到晚捣腾发烧唱片、交换CD。

1994年的暑假前,李彦宏结束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学业,收到了华尔街道琼斯子公司的聘书。当时的李彦宏一身精英气质,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上怼论文,研究光学字符识别销量算法。

厚道、飘逸、快活、严谨,四个大佬的人设大概是青年时就已经造就了的。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沉浮,儿时经历深深烙印在举手投足之间,也影响了如今的业务布局。



刘强东小时候一日三餐是红薯和玉米,每周能吃一顿猪油拌饭就很开心了。穷日子至今烙印在“大强子”的心里。身价亿万了,“大强子”做事还是土气但厚道实在。每逢春节,刘强东会在老家门口劈柴烧火拖板车,带着年轻漂亮的章泽天回老家给老人送一沓沓现金。老人们感慨,“大强子比我儿子对我都好。”

刘强东总是说,“零售商应该把利润额放到最低,让品牌商赚大头。”京东今天的生意和刘强东童年时的“生意”逻辑本质没有区别。

当时的小刘强东每天和玩伴一起在河里捞鱼虾。别的小孩都是把自己手头上的鱼虾零碎卖给鱼虾贩子。刘强东是把玩伴们的龙虾先收到自己手里,再和龙虾贩子商定好每天下午4点见面,将数量正好的龙虾进行交易。龙虾贩子省下了在各个小孩间挨个收购龙虾的事时间,小孩也省去了骑车去镇子上的时间。刘强东只在中间赚取每斤1分钱的差价。